臨河區第十八屆人大三次會議
會議文件(十三)
政 府 工 作 報 告
——2024年1月21日在臨河區第十八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臨河區人民政府區長 安文哲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們提出意見。
一、2023年工作回顧
2023年,是臨河區發展歷史上極為榮耀、極為幸福、極具里程碑意義的一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國營新華林場考察,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政治關懷和寶貴的發展機遇,為現代化臨河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掀開了臨河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性新篇章。
一年來,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聚焦聚力完成好“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兩件大事,錨定“闖新路、進中游”奮斗目標,緊盯“五高五區”發展定位,堅持早干實干創新干競爭干、爭項目爭資金爭試點爭榮譽,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工業振興、城市更新”三大行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取得新成效。
(一)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首次突破2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21.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口徑增長32.1%;規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可比價增速30.9%,增速位居巴市七個旗縣區第一;固定資產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效應明顯,區域發展潛力不斷攀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9%;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6.3%和8%。深入推動各項產業政策措施落地落細,新增減稅降費、留抵退稅、緩繳稅費3.44億元。完成化解政府隱性債務、償還民營企業賬款年度任務,國有企業金融風險、房地產企業履約風險穩慎處置。連續2年進入中國西部百強區,位居86位,排名相比上年晉升12位。
(二)鄉村振興展現新風采。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糧食產量超13億斤,小麥畝產最高產量達683.46公斤,創自治區歷史新高。建設高標準農田18萬畝,榮獲“國家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化示范區”。全面打響農業深度節水增效攻堅戰,全力推進“十四五”河套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項目,全年節水0.29億立方米。有序流轉土地14.59萬畝,新改建農業科技示范園區32個。新建規?;B殖場10個,肉羊飼養量達到580萬只、肉牛飼養量達到3.69萬頭。“兩品一標一新”認證企業49家、122款產品,54家品牌化建設企業納入國家追溯平臺,臨河彩椒、西紅柿等5款農畜產品被納入第二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兆豐、恒豐2家企業獲評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新改建農村公路229.5公里,新開通城際農村公交8條,城鄉交通運輸達到5A級水平,入選2023年自治區“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增長9.6%。深入推進“千萬工程”,完成“煤改電”26134戶,建成綠化美化示范村45個。烏蘭圖克鎮榮獲國家農業產業強鎮,雙河鎮進步村榮獲“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八一鄉八一村榮獲“第三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城關鎮友誼村、狼山鎮富強村等4個村獲評“國家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美麗鄉村畫卷更加壯美。
(三)工業振興闖出新天地。依托“7+4”產業體系,開啟了工業振興“追風逐日”“向綠而行”的轉型之路。三一重能建成全國單體最大的葉片廠,完成產值2.7億元,產品入選自治區裝備制造優選名錄庫。龍騰光熱、永明機械等一批裝備制造產業加速壯大。巴彥油田完成投資18.6億元,實現產值20.5億元,建成內蒙古西部首個百萬噸、數智化低碳油田。臨河熱電廠靈活性改造配置新能源、富源年產5000噸番茄制品生產線技改升級等8個項目建成投產。漠恒酒業、牧士飼料等項目創下了當年簽約、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的“臨河速度”。森普利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燕京啤酒等3戶企業被認定為自治區級綠色制造示范單位,蒙鑫晨泰等8戶企業獲評自治區級創新型中小企業,李牛牛等3戶“三羊”企業獲評自治區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臨河區肉羊產業集群獲評自治區級中小企業產業集群,“工業強區”步伐更加堅實有力。
(四)城市更新煥發新容顏。深入實施城市更新“十大重點工程”,極大提升了居民“幸福指數”。完成了群眾盼望已久的臨陜路出口改造,實施了利民街等9條道路改擴建工程,打通了光明街、豐州路(沃野街—光明街;解放街—賽北街)、帥豐街(開源路—金川大道)等6條斷頭路,更新改造各類市政管網41.3公里。建成清宜林海岸公租房一期572套,全力推進55個老舊小區、1400戶非成套住宅改造工程。完成征拆504戶、4.5萬平方米。積極爭取“保交樓”專項資金,推動38個房地產項目實現交房1.4萬余套,解決“回遷難”206套、“辦證難”2198套。新建特色口袋公園2個、生態微景觀35處,增添城市綠地1.2萬平方米。“五個大起底”成效明顯,起底沉淀資金6.93億元,盤活閑置多年的兆鑫電廠、東方珀麗廣場、國泰五谷城、王府商業街、東方商貿城、華盛商貿城6宗資產。國家衛生城市通過復驗,維多利廣場獲評自治區放心消費示范商圈,黃河灣步行街獲評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和全國非遺旅游街區,成為各地游客熱捧的打卡地,城市品味有效提升。
(五)生態環境實現新改善。全面推行林長制,完成造林3900畝,森林撫育3.79萬畝;新華林場“國字號”試點林場加快建設,種植羊草1520畝,壓沙障固沙300畝,重點治理區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深入推進烏梁素海流域生態治理,完成91個黃河流域排污口點位溯源工作,城鎮污水達標排放率100%,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剔除沙塵天氣后,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0.8%。開展土壤污染防治、危險廢物專項整治行動,土壤重點監管企業污染防治責任全面落實,強化工業固廢源頭管控,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率達100%。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進一步加強,推廣應用生物降解農用地膜4.9萬畝,地膜回收率達到85.5%,化肥、農藥畝均用量實現雙下降。積極推動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交辦群眾信訪事項按時辦結,第二輪自治區生態環保督察交辦群眾信訪事項辦結110件,生態安全屏障進一步夯實。
(六)改革開放迸發新活力。“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推進,“一網通辦”事項覆蓋率100%。發揮“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的作用,架起政府和企業、群眾的連心橋,全年共受理工單12.3萬件,辦結率99.15%。推行“幫辦代辦”“雙向承諾+容缺辦理”等有力舉措,新簽約項目73項,落地項目65個,引進到位資金48億元,完成任務的124.7%。大力發展電商經濟,全區電子商務交易額實現75.1億元,同比增長7%;簽訂采購合同和出口訂單4.99億元,進出口總額完成23.5億元,臨河區被自治區認定為首批外經貿破零增量示范地區,5家海外倉被認定為“自治區首批公共海外倉培育對象”,向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基礎更加牢固。
(七)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0.6%。新增城鎮就業3502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1807人,登記失業率4.34%。全力打造“十五分鐘醫保便民服務圈”,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6%以上。建成鄉鎮養老服務中心6個,改造農村幸?;ブ?/span>2所,三級養老服務體系初步形成。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招聘教師335名,引進高層次緊缺人才7名,高考包攬全市文理科總成績“雙第一”,5人被清華、北大錄取。區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成功晉升為三級醫院,醫共體“十大中心”建成并投入運營,臨河區被命名為全國醫養結合示范區。書香臨河全民閱讀服務體系全面建成,入選全國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全年開展各類文體活動194場(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形有效有感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深入推進。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同比下降60%,依法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黃賭毒”、盜搶騙等違法犯罪,信訪維穩、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總體平穩。國防動員、退役軍人事務、雙擁工作切實加強,統計、審計、外事僑務工作務實開展,工青婦、文聯、科協、殘聯、紅十字會、工商聯等群團組織橋梁紐帶作用有效發揮,檔案、保密、文史等工作卓有成效。
(八)自身建設取得新成效。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延伸開展“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群眾教育實踐活動,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全面落實“規范、精簡、提速”要求,開展“明職責、強擔當、提效率”專項行動,大力推行“四不兩直”,著力解決“三多三少三慢”問題,馬上辦、快落實的工作勁頭蔚然成風??v深推進政府系統全面從嚴治黨,深化拓展“五大行動”成效,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進一步提高。著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堅持依法行政,落實重大行政決策,被評為自治區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區。自覺接受各方面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81件、政協提案166件,滿意率均達到97%以上。
奮斗伴隨艱辛,汗水凝結收獲?;仡櫼荒陙淼墓ぷ?,我們經歷的大事喜事、推動的急事難事、辦成的實事好事,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和親切關懷,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這些成就的取得,是上級黨委、政府和區委科學決策的結果,是區人大、區政協和社會各界有效監督、鼎力支持的結果,更是全區各族人民開拓創新、團結奮進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臨河區人民政府,向全區各族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向所有關心支持臨河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知不足而奮進,望遠山而前行。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從面臨形勢看,水資源、可利用開發土地資源等要素保障不足,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產業結構還需進一步調整;工業基礎薄弱,大多為中小微企業,轉型發展任務艱巨。從發展動力看,科技創新能力不強,消費增長乏力,重點領域改革還需持續深化。從發展環境看,生態本底相對脆弱,營商環境還需持續優化,金融、信訪等領域風險隱患不容忽視。從公共服務看,民生、化債等剛性支出壓力加大,地方可用財力總體不足,教育、醫療等優質公共服務供給與群眾期盼仍有差距。從工作落實看,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安排的101項工作中,還有東環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遷址改造、天賦河套倉儲保鮮冷鏈物流基地、供熱管網臨陜路段、水源路治安幼兒園及初中部教學綜合樓4項建設任務未如期完成。從工作本領看,部分干部法治思維、專業水平、工作作風還需加強,用系統思維謀事、按客觀規律辦事的能力上還需提升,工作中“三多三少三慢”和“慢粗虛”的問題沒有完全解決,等等。對此,我們將直面問題,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考察巴彥淖爾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的關鍵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攻堅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考察巴彥淖爾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黨建為引領,緊緊圍繞、毫不偏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用好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的重要方法論,凝心聚力高質量辦好“兩件大事”,系統落實自治區黨委“六個工程”,錨定市委“五高五區”目標定位、“兩個基地、四個集群”主攻方向,堅定不移推進鄉村振興、工業振興、城市更新“三大行動”,服務自治區“闖新路、進中游”目標,全力以赴抓落實,千方百計干成事,奮力譜寫臨河區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2024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5.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以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8%左右。全面完成環境保護約束性指標和節能減排目標任務。
各位代表,區委十四屆四次全會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繪就了新的藍圖、明確了發展路徑,全區人心思干、人心思進。我們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當好新時代臨河的熱愛者、建設者、奉獻者,將“干事、干事、干成事”核心要求貫穿工作始終,全力以赴“爭政策、爭項目、爭資金、爭榮譽”,全力推動“招商、招商、大招商”“項目、項目、抓項目”落地落實,以“干成事”的姿態,闖出新路子、交出好答卷。
2024年,我們要抓好九個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項目攻堅,全力夯實經濟底盤。牢固樹立“以項目落地論英雄”的理念,著力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健全項目全生命周期跟蹤服務機制,推動各類項目快落地、快投產、快達效。
堅持高質量建設項目,千方百計抓好政策落地工程,用足用好《國務院關于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國發〔2023〕16號)和國家、自治區各項政策,圍繞農畜產品加工、新型工業、數字經濟、民生改善等重點領域,精心謀劃籌備一批補短板、增后勁、管長遠、帶全局的項目,形成“謀劃一批、儲備一批、實施一批”的項目接續、滾動機制。深化落實重大項目“揭榜掛帥”、現場辦公等制度,緊盯推送至國家、自治區重大建設項目庫的72個項目,全年開工建設重大項目25個以上,重點抓好中青農科智慧冷鏈產業冷鏈綜合體、中國西部辣椒城等4個招商引資項目,讓穩投資、增動能整體效應進一步顯現。
堅持高質量招商引資。圍繞全市“12條產業鏈”和我區“7+4”產業體系,緊盯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三大經濟圈和國內新能源、農畜產品產業聚集地,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中介組織為橋梁、以政府引導服務為保障的招商引資新機制,全年引進到位資金增長20%以上。
堅持高質量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助企紓困與激發活力并舉,結合“四下基層”開展服務企業大調研活動,制定為企業辦實事清單,促進國有企業健康發展,鼓勵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支持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創新發展,助推市場主體多生成、快成長、早做強。全力抓好誠信工程,完善守信踐諾機制,統籌推進政務誠信、商戶誠信、社會誠信、司法公信建設,積極兌現各類政策和承諾,堅決做到言出必行、有諾必踐。
(二)聚焦生態保護與治理,全力筑牢生態安全屏障。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在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上展現新形象。
堅決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貫徹落實“三北”工程六期建設任務,實施永濟渠、新華渠、永剛渠等國管渠溝165公里綠化工程,將新華林場創建為“全國防沙治沙試點林場”。落實黃河灘區退耕還草項目2萬畝,系統構建護山、節水、造林、改田、保湖、增草、治沙協同推進的綜合治理新格局,高質量建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決抓好中央、自治區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十大專項攻堅行動,力爭空氣質量六項監測指標全面達標。開展危廢、固廢整治,落實土壤重點監管企業污染防治責任。深入落實河湖長制,加強黃河河道和灘區綜合治理。深入推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化肥、農藥實現減量增效,殘膜回收率達到85%以上,畜禽糞污資源化和秸稈綜合利用率均達到91%以上。
持續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大力探索“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之路,推廣“鹽堿地改良+光伏”“漁牧業+光伏”等生態產業化模式,梯次推進落實國家碳達峰十大行動,加快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園建設,實現資源全面節約集約、循環發展;鞏固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成果,廣泛開展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綠色家庭等創建活動,共同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家園。
(三)聚焦鄉村振興,全力厚植農業農村基礎。以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為目標,持續推進鄉村振興“十大工程”,在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上開創新局面。
實施“千萬工程”。打造人居環境示范村10個、引領村100個、重點組1000個。創建鄉村綠化美化示范村22個,逐步形成點上成景、線上成形、面上成貌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格局。實施農高區建設工程。全面落實國家農高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實施十項重點工程,高質量建設十大基地、十大園區,形成產業融合、產城融合、產村融合的全產業鏈發展新標桿。實施糧食安全工程。整合各類補貼資金,持續推動高質量糧食生產,建設6個萬畝糧食種植示范園區,實施20萬畝玉米單產提升項目,輻射帶動種植糧食110萬畝以上,總產量保持在13億斤以上。實施民俗文化產業工程。深入挖掘河套地區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等特色資源,實施河套民俗文化印象體驗地項目,建成經營業態豐富、三產融合發展、輻射帶動廣泛的鄉村振興示范項目。實施科技創新工程。扎實推進“三站兩中心”建設,新建博士科研工作站3家、企業研究開發中心2家,農村實用技術人才開發示范基地2個、青年人才孵化基地2個。培育飼喂、流通、屠宰、銷售等全產業鏈,支持瘤胃膠囊AI智能健康監測預警系統研發應用,推進農牧業數字化發展。實施特色產業培育工程。繼續做優葵花、糯玉米、辣椒、肉羊等特色產業發展,落實訂單種植辣椒15萬畝,建設集市場交易、倉儲物流、冷藏保鮮、初深加工于一體的西部辣椒城,構建“龍頭企業+中小企業”產業圈。抓好中小奶畜場升級改造,進一步提升農畜產品附加值,讓臨河更多農畜產品聲名遠揚。實施養殖富民工程。通過技術升級、管理創新、設施更新,大力推動華蒙肉羊擴繁、君牛二期和保牛養殖項目,肉羊、肉牛飼養量分別穩定在580萬只、4萬頭左右,奶牛存欄量穩定在3萬頭左右,原奶產量達到10萬噸。實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實耕地地力保護各項措施,加強耕地用途管制,建設高標準農田20萬畝以上,實施水肥一體化項目9萬畝。推進2024年“十四五”河套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項目,襯砌渠道17.2公里,配套改造建筑物88座。持續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新建公路120公里,實施養護工程200公里。實施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工程。完善訂單帶動、利潤返還、股份合作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培育市級以上農民示范合作社13家、家庭農場15個。辦好農業職業教育,建設鮮農國家級農牧民職業技能培訓中心、農高區肉羊技術培訓中心,培育高素質農民800人、肉羊養殖戶300戶。實施農村牧區新型集體經濟項目,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實施鄉村歸雁工程。探索“柔性引才”新模式,組織開展“情系故土、反哺家鄉”行動,引導更多本籍在外優秀人才返鄉回流。完善人才服務保障體系,讓更多優秀人才主動選擇臨河、扎根臨河,為鄉村振興集智賦能。
(四)聚焦工業振興,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圍繞工業經濟擴量、提質、增效要求,深入實施工業振興“十大工程”,建設高水平新能源產業集聚區,在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上邁出新步伐。
實施裝備智造和新材料產業推進工程。全力建設新能源裝備智造產業園,圍繞風電裝備、新型裝備智造和新材料等領域,推進三一重能二期500套主機生產、吉林化纖碳纖維拉擠板、龍騰光熱儲能科技創新園區等項目竣工投產,推動遠景風機年產400套智能葉片項目破土動工,引進國內儲能龍頭企業在我區落地生根。實施新能源項目開發工程。加快整區屋頂分布式光伏、兆鑫生物質能熱電聯產項目建設進度,全力推動巴彥油田和聯邦制藥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落地開工。實施新能源產業鏈延伸工程。圍繞三一重能、龍騰光熱等頭部鏈主企業開展延鏈補鏈強鏈行動,加大協作配套企業招引和培育力度,引進浙江振石、中復碳芯、伊索爾復合材料和上海電氣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實施石油和天然氣產業提升工程。全力支持巴彥油田增儲上產,深化區屬國有企業與專業企業合作,勘探開發臨淺頁2、3、4井,力爭日產氣量達到6萬立方,做大天然氣開發利用規模。實施企業提質增效工程。助推金河套乳業鮮奶精深加工、西部銅材智能化車間等7個重點項目升級改造,推動聯邦制藥高濃水分鹽、燕京金川U8啤酒產業鏈、際華森普利智能化服裝生產線等6個項目達產達效。實施“三羊”產業提振工程。依托西部山羊絨產業集群項目、自治區建設羊皮食品化試點契機,推進春雪、沃爾等羊毛羊絨加工企業進行智能化、數字化改造,爭取羊上羊休閑食品、羊皮食品智慧工廠等項目落地,加快推進羊皮與預制食品加工項目竣工投產。實施工業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加快北郊110千伏變電站、豐州110千伏變電站擴建工程建設,全力推動烏蘭布和沙漠東北部新能源基地配套4×100萬千瓦煤電項目落地。實施工業綠色化和數字化發展工程。加快德源肥業工業廢氣提標技改及污泥干化項目建設進度,啟動數字經濟產業園項目整體運營,推動工業發展向綠色化、數字化轉型。實施倉儲物流保障工程。推進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浩彤現代智慧物流產業園盡快投入使用,力促宏友新型農畜產品物流園區項目落地開工。實施工業振興人才工程。加大與高等院校、頭部企業深度合作,積極引進我區優勢特色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急需、緊缺的專業人才;圍繞產業布局和市場需求,加快培養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以高層次人才保障高質量發展。
(五)聚焦城市更新,全力建設美麗宜居現代城市。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深入推動城市更新“十大工程”,全面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實施市政設施建設工程。堅持整體優化、協同融合,新建開源路、塞北街等14條道路,敷設污水、供熱、再生水等9條市政管網、38.6公里。持續推進新能源充電樁項目,新建充電樁300個,實施共享泊車綜合體系建設項目,新增車位1000個。實施民生補短板工程。新建五中分校、實驗小學明珠校區、臨一中實驗樓,推動區人民醫院醫技綜合樓、“互聯網醫院”、完整社區試點等項目建設,積極推進文旅體教綜合產業園項目,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新需求。實施安居宜居工程。啟動清宜林海岸三期公租房建設,新建續建A-33、E-09地塊等3個回遷安置房項目,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讓更多居民受益。實施綠色低碳建設工程。加快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再利用一期項目建設,完成臨陜路、豐州路等5條道路配套綠化和升級改造,新改建3個主題公園、2個口袋公園,實施清潔取暖“煤改電”項目8860戶,不斷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提升工程。統籌“城市大腦”建設,實施智慧城管指揮平臺、市政設施運行智慧平臺升級改造,加快80個住宅小區、2個供熱指揮中心、8個加氣站遠程安全監管“一張網”進程,構建現代城市管理新格局。實施城市安全工程。加強城市運行安全設施建設,立足治污、排澇、防洪聯動,做好地下管網、道路橋梁等領域的安全管理,全面修繕城區路面、管網、照明、泵站、廣場等設施及各類應急搶修工程,提高養護和管理水平。實施“三難”問題攻堅工程。采取“一樓一策一專班”的方式,全力化解“問題樓盤”,推動解決“回遷難”600套、“入住難”7300套以上,持續開展“辦證難”攻堅行動,加大非住宅類工業廠房、商業、車庫等辦證力度。實施房地產開發有序推進工程。合理確定空間布局、產業布局、人口布局,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房地產開發,爭取巴彥油田生產指揮中心、B-35地塊住宅小區、C-06地塊智慧小區的開工建設,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實施存量資源盤活工程。全面梳理和盤活各類國有和社會存量資源,鼓勵支持閑置土地、廠房、倉庫、商業門店等資產的出租轉讓,有效增加財政收入。積極利用閑置資產升級改造衛生健康、養老托育、體育健身、社區服務等公益項目,進一步完善城市空間結構和功能布局,激活城市發展活力。實施城鄉溫暖工程。把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供暖問題作為要事緊事,開展“冬病夏治”工作,大力推進老舊供熱管網改造,系統性解決好供暖問題,構建智能、高效、安全的供熱保障體系,讓廣大群眾暖居更暖心。
(六)聚焦改革開放,全力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堅持以改革破難題增動力,以開放聚資源拓空間,不斷激發內生資源動力,引入外部生產力,增強核心競爭力,在建設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上再創新繁榮。
著力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把握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等新型消費。繁榮發展夜間經濟,提升黃河灣步行街、星月廣場等10個夜間消費集聚區活躍度。常態化開展政銀企協同行動,引導更多金融資源用于科技創新、先進制造、中小微企業。落實自治區“旅游四地”建設戰略,大力弘揚北疆文化,促進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鏡湖、富強村、自駕車旅居車營地“三位一體”和浩彤一二三產協同發展,爭創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培育壯大電商產業,規范發展直播帶貨等新業態,新增限上商貿流通企業5家。
著力提高對外開放能級水平。主動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加強與發達地區交流合作,以市府意識積極與兄弟旗縣合力引資、發展產業,探索“飛地經濟”模式,實現資源共享、產業共建、合作共贏。鼓勵鼎業食品等6家外貿企業,積極走出去建設海外倉。支持農高區及物流園區建設,參與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和黃河物流大通道。積極探索“保稅+”新業態,打造進出口商品展示及銷售集散地,全年外貿進出口增長10%以上。
著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聚焦“科技突圍”工程,緊盯高端制造、專精特新等核心領域,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產業,搶占新賽道。加強自主知識產權保護、地理標志保護和品牌建設,備案高新技術企業8個、入庫自治區科技型中小企業50家,培育“專精特新”和創新型企業10戶以上,新增規上企業7戶以上,實現市場主體增實力、上規模、提效益。
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構建一體化政府服務平臺,整合各類業務系統和數據資源,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在線服務,增強基層政務服務效能,提升辦理信息化水平。推動“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受理、派發、辦理、督辦、回訪的閉環運行,不斷提升辦結率和滿意度。繼續推行“雙承諾、容缺受理”等政策,落實“幫辦代辦”制度,開辟綠色通道,讓企業家放心創業、專心經營。
(七)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順應美好生活新期待。堅持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切實把群眾的小事當成政府的大事辦好辦實。
守好民族團結生命線。緊緊圍繞“七個作模范”的要求,高質量完成好“籽籽相擁 同心筑夢”主題“十個一”工程,講清“六句話的事實和道理”,讓“三個離不開”“四個與共”“五個認同”思想融入各族群眾血脈,教育引導各族人民更加由衷地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構筑共有精神家園,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
著力促進就業創業。強化就業優先導向,落實“創業內蒙古行動”,完善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城鎮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政策支持體系,全年新增城鎮就業308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1萬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500萬元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
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全力推進“綜合柜員制”模式,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落實好困難群體代繳保險費等便民政策,確保救助政策落實率100%,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6%以上。落實重點優撫對象、低保、特困、“五保”等人員基本生活保障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堅持關口前移,持續加大欠薪治理力度,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做好“一老一小”照護服務,爭取托育服務中心、雙河康養小鎮項目開工建設,推進曙光鄉衛生院醫養分院順利運營,完成24個農村社區養老服務站點建設,實現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
持續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積極推動教育振興三年行動計劃,通過城鄉聯盟辦學、集團化辦學,持續優化城區中小學、幼兒園布局,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深化教育交流合作培訓,公開招聘教師190人以上。進一步規范民辦學校辦學行為,推進普通高中新高考改革,推動“雙減”政策落地落實。
推動健康臨河建設。樹立全方位、全周期的大衛生、大健康理念,全面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建好建強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完善醫共體??浦行慕ㄔO,擴大“5G”技術運用范圍,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積極推進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大力培養全科醫生,積極引進高層次急需緊缺醫療人才。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健康臨河行動,普及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
(八)聚焦穩定發展環境,全力防風險保安全。堅持底線思維,切實提高防范、化解、管控各類風險挑戰的能力,在筑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上展現新作為。
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嚴格落實信訪代辦制,強化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銜接聯動,提升信訪工作法治化水平。加強社區綜合服務供給和社工服務體系建設,推動“五社聯動”,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體。強化社會治安整體防控,推進常態化掃黑除惡,進一步提升群眾安全感。加強“雪亮工程”大數據深度運用,構建智慧治理體系,更好地為群眾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
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科學有效處置各類風險隱患,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堅決遏制債務增量,穩妥化解債務存量,加強融資平臺公司治理,積極推進地方法人銀行機構問題資產清收處置工作,積極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加大解決房地產開發遺留問題力度,有力有效做好風險防控工作。
筑牢高質量發展安全防線。統籌發展和安全,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三管三必須”責任,扎實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常態化抓好危險化學品、城鎮燃氣、特種設備、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歷史遺留問題等專項整治行動,不斷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突發事件預防處置能力,切實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持續推動“明廚亮灶”,全面加強藥品監管,形成全覆蓋、全過程的監管鏈條,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同時,加強國防教育和后備力量建設,做好軍人軍屬榮譽激勵和權益保障,抓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積極爭創新一輪自治區雙擁模范城。大力發展婦女兒童、青年、殘疾人和紅十字等事業,加強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工作,推動統計、審計、氣象、通信、外事僑務等事業再上新臺階。
(九)聚焦政府自身建設,全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為政之要,重在力行,貴在擔當。要堅決扛起市府之責,在辦好“兩件大事”中做到“忠誠干事、依法干事、擔當干事、廉潔干事”,持續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強化政治意識,切實做到忠誠為民。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堅持“第一議題”制度,第一時間學習、第一時間落實,堅定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政策向民生聚焦,財力向民生傾斜,服務向民生覆蓋,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強化法治意識,切實做到依法行政。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營造辦事靠制度、解決問題靠法治的良好環境。自覺主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社會輿論監督,高質量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和政協委員提案。嚴格執行政府議事規則、重大行政決策程序,繼續落實好政務公開制度,充分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強化落實意識,切實做到擔當實干。樹立“以實績實干論英雄”導向,推動各項工作走在前列、爭創一流。持續精文減會,下大力氣解決好“三多三少三慢”問題,騰出更多時間精力抓落實。增強報賬意識、交卷意識、成果意識,全面推行工作項目化、清單式管理,推動規劃圖變施工圖、任務單變成績單,以新業績推動臨河區綠色高質量新發展。
強化廉潔意識,切實做到勤政廉政。深入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加強重點領域、重要部門和關鍵環節監督管理,馳而不息糾“四風”樹新風,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堅持厲行節約,嚴控“三公”經費,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加強干部隊伍廉政教育,營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氛圍。
各位代表!奮斗鑄就輝煌,實干贏得未來。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區委堅強領導下,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擔當作為、善于成事,奮力譜寫臨河現代化絢麗篇章!